辽宁省沈阳市国防及中省直企业工会(以下简称沈阳市国防工会)开展的两级“揭榜挂帅”活动结出累累硕果:产业工会协调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成员为15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3个,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会28家骨干企业完成技术攻关项目435个。
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揭榜挂帅”针对制约创新发展的重大科技难题,把攻关任务张榜公布,公开遴选有关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揭榜完成,具有目标清晰、需求明确、导向鲜明、开放参与等特点。通俗地说,就是根据企业亟须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重大产品、重大技术研发任务、瓶颈难题或技改难题等,形成完善的项目榜单,向社会发榜。让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团队、高校院所、专业服务机构进行攻坚完成。从而尽快解决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汇聚创新资源,助力企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的精准对接。
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沈阳市国防工会建立“揭榜挂帅”常态化推进机制,在产业层级开展的“揭榜挂帅”技术攻关中吸纳了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使得解决技术难题能力大大提高。企业层级技术攻关则采取一般技术难题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自行攻关、较为复杂技术难题多个创新工作室联合攻关、难度特别大技术难题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合作攻关等办法。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揭榜挂帅”让一批生产技术难题得到集中攻关,激发了技术人才的创新潜能,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实现良性循环。实行“揭榜挂帅”是党中央面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形势实施的一项科技管理机制改革。“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健全奖补结合的资金支持机制。“揭榜挂帅”有助于针对最迫切的科研难题,以开放式创新的形式,最大程度地调动社会各界智力潜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揭榜挂帅”的基础在“榜”,核心在“拼”,关键在机制。挑战核心技术难题,既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胸怀和魄力,也需要选好用好“比拼”的眼光和气度。人才是推进“揭榜挂帅”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主体,主体不活,创新便成了“无源之水”。“悬榜”求的是应急之策、破局之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得”“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实践证明,一些传统上由科研院所、大企业“包场”的项目,在张榜比拼后,引入各类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竞争后,产生巨大“鲶鱼效应”,技术突破加快,成本下降,整体创新活力提升。
揭榜挂帅,谁能干谁掌印;放榜提名,以结果论成败。要明确“揭榜挂帅”的适用范围。从验收标准看,“榜单”应目标明确、可验证、可考核,不能模棱两可、大而化之。科学设计“揭榜挂帅”失败的追责机制、尽职免责机制、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及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为“揭榜帅才”潜心钻研、敢于试错提供良好的保障,对于尽职“失败”给予适当的包容,避免影响科研团队参与揭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