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永柳高速建设者张华:用实干书写基层工会答卷
来源:桂工网    作者:雷国浩 赵浩    发表时间:2025-10-28 16:15:32
摘要:桂北的云岭山脉空气潮湿、重峦叠嶂,沟壑纵横,一条正在劈山而筑的“振兴路、致富路”——永柳高速公路蜿蜒其中。永柳高速公路位于桂林市和柳州市境内,其中,融安至柳城段由中铁七局三公司永柳高速项目部承建,全长50.2公里,这里山高林密、溶洞发育,桥隧比较多,施工难度较大,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它的贯通将改写沿线山区人民群众的出行路径。

永柳高速建设者张华:用实干书写基层工会答卷

□通讯员 雷国浩 赵浩

  桂北的云岭山脉空气潮湿、重峦叠嶂,沟壑纵横,一条正在劈山而筑的“振兴路、致富路”——永柳高速公路蜿蜒其中。永柳高速公路位于桂林市和柳州市境内,其中,融安至柳城段由中铁七局三公司永柳高速项目部承建,全长50.2公里,这里山高林密、溶洞发育,桥隧比较多,施工难度较大,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它的贯通将改写沿线山区人民群众的出行路径。

  项目驻地夏天闷热少雨,冬天湿冷刺骨,手机信号时断时续,离最近的乡镇开车需要半个小时。就在这里,中铁七局三公司广西永柳高速项目部工会主席张华和1000多名建设者,用1000多个日夜写下了新时代产业基层工会干部的滚烫答卷。

征拆战场的“破冰人”

  “最好的锦旗是老百姓的笑脸。”项目一进场就面临红线内勘界、临红线永久用地、临时用地、三线改迁等工作,项目管段地处柳州市融安县泗顶镇、融安县桥板乡、鹿寨县平山镇、柳城县东泉镇、桂林永福县三皇镇,共四县五个乡镇,面对种种难题,张华积极配合项目公司找政府、找村委会、找村民。看到乡亲们出行艰难、用水困难,他先后组织施工队修筑道路800米,筹措资金4万元打井,解决了乡亲们的出行及用水困难,项目部饮水也有了保障。村民代表送来绣着“弘扬善举厚德 助力乡村振兴”的大红锦旗,他说:“最好的锦旗是老百姓的笑脸。”

  “我信你、我支持”。在征拆过程中,其中有一户老乡守着老一辈留下的老宅不松口,张华协同公安、镇司法所人员、村干部连续半个月上门做动员工作,了解老乡需求,帮助老乡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用心打动了村民,终于用“工会+司法+乡贤”三方联调,换来老乡一句“我信你、我支持”。

  面对村民反馈的阳山大桥桩基施工扰民阻工问题,张华立即深入村民家了解情况并解释,并和村主任带着油、米去每家每户拜访,取得村民的谅解和对施工的支持。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张华始终坚持兢兢业业,以心换心,以情感人。

施工生产的“服务员”

  “高温零中暑,安全零事故”。七月的广西,地表温度达52℃,工地就像“蒸炉”湿热难耐。张华牵头成立“党员+工会”送清凉队,每天上午10点、下午3点准时深入施工现场,为工人送上雪糕、绿豆汤、冰镇西瓜和藿香正气水等。连续2年累计送出2.8万斤西瓜、500箱矿泉水、500盒藿香正气水及绿豆、白糖,实现“高温零中暑、安全零事故”。

  “你不在现场,我们代替你”。2024年7月,他深感身体不佳,极度消瘦,相关领导劝其回家好好检查下身体。在医院养病时,他仍记挂着“送清凉”的事情。柳州市和融安县两级工会领导得知张华的“顾虑”,亲自给张华打电话说:“你不在现场,我们代替你”,这句话极大地鼓舞了张华,也极大地激励了施工现场的兄弟姐妹们。

联建创优的“排头兵”

  “三方联建家园馨”。根据公司提出“项目工会+地方工会+参建单位”三方联建,张华主动对接柳州市总工会、融安县总工会,由地方工会把项目员工纳入当地工会,走进永柳高速项目开展“送清凉物资”“送荣誉”“送健康”“送安全”“送慰问金”等活动,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工匠”培育基地搬进工地,为员工授课;组织员工参加鹿寨县总工会七夕鹊桥相亲活动,关心他们的人生大事;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地方工会活动,联系柳州市总工会和当地卫生院,到项目组织开展健康心理讲座和急救知识培训;联动公安警务部门进行“防毒品、防诈骗”宣传等。近年来,柳州市总工会和融安县总工会累计拨款5.5万元,赠送物资总价值约6万元,为职民工免费体检投入经费17万元。

  “奖杯属于每一位把汗水滴进混凝土里的人。”2023年8月和2025年5月,永柳高速项目部先后荣获柳州市“工人先锋号”和“广西工人先锋号”荣誉;2023年、2025年,项目副经理刘飞先后荣获“融安工匠”“柳州工匠”荣誉称号;项目工会荣获2023年度柳州市总工会“先进职工之家”、融安县总工会“合格职工之家”荣誉称号。2023年,项目副经理王卫峰当选柳州市总工会会员代表并荣获融安县总工会“优秀工会积极分子”荣誉称号。张华本人也被融安县总工会评为2023年、2024年“工会工作先进个人”、柳州市总工会“优秀工会工作者”,得到了多封感谢信、锦旗和表扬信。面对项目取得的荣誉,张华说道:“奖杯属于每一位把汗水滴进混凝土里的人。”

急难愁盼的“贴心人”

  “啥急事难事,到你这里都没事了”。2024年冬天,大山里湿气重风大、阴冷,衣服晾三天还滴水,张华牵头组织工会主动购买带烘干机衣柜和多件棉衣,并将其分发到职工手中,职工说:“工会‘娘家人’把‘家’背到了大山里。”此外,他非常注重“三工”建设,项目设置男、女单独晾衣棚和单独洗衣机,定期消毒杀菌,安装24小时热水供应空气能热水器,饮用净水器、健身活动场所、探亲家属房等,项目工会定期为职工集体过生日、发放礼品;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能够认真的、持续的、高质量的做好,体现了一个人的扎实作风和为民情怀。

  同时,他主动沉下身子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年来为项目申请各种资金20余万元,为项目留守儿童购买学习用品22份,为项目员工申请个人慰问金约1万余元。大家半开玩笑地说:“啥急事难事,到张华这里都没事了。”

  “路通了,人散了,但是心不能散”。如今,永柳高速公路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开通在即,张华也在忙碌地做着各种后期收尾协调工作。他说:“路通了,人散了,但是心不能散,工会的精神要永远留在山里,让后来的人知道,曾经有一群人,用信仰和汗水把新时代工会的火种播撒在这片大山深处。”

  顺应时代新潮流,焕发工会新时代;只要工会与职工心贴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迈不过的坎。张华,这位56岁的共产党员、基层工会主席,用一桩桩、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暖人心的实事,让“幸福之家”四个字在广西大山深处熠熠生辉。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