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
gxworker.org.cn
广西职工的网上家园
朱其彬:“技能BUFF叠满”的技术达人
来源:桂工网    作者:邓国意    发表时间:2024-07-08 19:25:25
摘要:在柳州国际生物健康科技产业园项目现场,技术工程师朱其彬刚测试完混凝土强度,就来到附属道路施工现场,看着施工员对配套道路进行路平石施工,他陷入了沉思。

朱其彬正在进行混凝土强度测试

  在柳州国际生物健康科技产业园项目现场,技术工程师朱其彬刚测试完混凝土强度,就来到附属道路施工现场,看着施工员对配套道路进行路平石施工,他陷入了沉思。“这项施工工艺是不是还可以再优化?”他想。回弹仪设备在他手里紧紧握着,心里也在酝酿着一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的雏形。

  今年是朱其彬入职中建筑港的第二年,也是他在柳州国际生物健康科技产业园项目默默耕耘的第二年。朱其彬牢牢抓住每一个成长的机会,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崭露头角。

  钻研BIM技术运用、研究QC成果、申请发明专利……在领导和同事眼中,朱其彬是公认的“技能BUFF叠满”的技术达人。

  2022年,刚入职的朱其彬报名参加自治区第六届“八桂杯”BIM技术运用大赛,凭着一腔热忱和对BIM技术的熟练掌握,他在大赛中斩获“暖通专业”个人第三名,并协助团队荣获企业团队三等奖。作为一个新人,朱其彬的成绩给同事们带来不小的惊喜。

  于指尖操控万千信息,用鼠标筑起“万丈高楼”,朱其彬享受探索技术带来的成就感。他说:“上大学时,我就经常和老师同学共同探索如何运用BIM技术。只可惜,当时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来到中建筑港后,他十分珍惜公司和项目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常常忘我地投入到技术研究之中。

  努力在一个个获奖成绩中得到回报。他在2023年青岛市“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BIM建模及深化设计赛项中荣获三等奖;2024年荣获第三届山东省住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代表中建港航局参加上海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个人优胜奖,协助团队获得二等奖。

  名字一次次出现在获奖文件上,朱其彬也慢慢从一个参与人员变成带头人。今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杯”BIM技术运用大赛,项目负责人吴其平推荐他作为领队组织项目职工参加。

  作为一名扎根一线的技术人员,朱其彬深知技术不仅仅是用来比赛的,更重要的是要服务生产,服务项目建设。

  结合BIM技术应用,朱其彬对柳城县市民健康保障项目进行深基坑风险分析,开展安全疏散模拟和洞口防护等工作,为提前完成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布置提供支持,有效提高项目施工的安全性;通过BIM技术,他完成柳城县市民健康保障项目和柳州国际生物健康科技产业园项目的建筑、机电安装等三维模型设计,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直观呈现土建、机电的施工质量要求,进行可视化交底,为提前管控项目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它就像航海时需要精确的海图和灯塔。”朱其彬说,这是他理解的三维可视化交底在工程建设上的作用。

  作为项目部先锋QC小组的一员,朱其彬参与研究的《提高新老路搭接一次验收合格率》成果,通过优化新老路搭接施工,将新老路搭接一次性验收合格率从90%提高至96%,为提升后续施工质量形成助力。该成果荣获江西省2024年度全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二等奖及广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QC三类成果奖。

  于施工现场发现问题,于问题中探索解决的方法。来到中建筑港承建的柳州国际生物健康科技产业园项目后,朱其彬已经主导完成5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其中《一种腋角模板支撑装置》,减少腋角倾斜的钢管主梁发生侧移,实现有效支撑,在保证腋角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安装工作量、提高安装效率、降低施工风险。该装置已经运用于项目附属道路排水渠高大模板立面施工,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持。

  有技术、有想法,但是朱其彬从来不吝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他说:“公司给了我展示的平台,我想让更多和我一样的人站在领奖台上。”朱其彬还常常带动年轻同事一起研究探索,在他的经验分享和技术辅导下,原来对BIM技术接触不多的同事在自治区第七届“八桂杯”BIM运用大赛中获得了“结构专业”个人一等奖。

  从初入职场的青涩新人,到如今在技术领域崭露头角的带头人,朱其彬用他的智慧和汗水,在中建筑港这片广袤天地中,谱写精彩的成长画卷。


用手机扫二维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