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黄志深,号志森、啸云阁主人,广西桂平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书法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作品入选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印社团体篆刻作品联展、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二届中日篆刻艺术展、广西书法家协会第六届理事书法集、“八桂书风”优秀书法作品晋京展等。其作品获得首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优秀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广西书法展一等奖等;先后受聘于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现南宁师范大学)等高校。主编《独峰藏印集》。

图为黄志深
在广西,谈到手工篆刻印石印章,圈内人都知道黄志深。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黄志深从一个热爱传统书画艺术的青年成长为一名技艺精湛的书法篆刻艺术家。多年来,他深入研究传统大篆、小篆、金文、古玺、汉印,更探索融合了花山壁画元素于印章篆刻中,作品独具匠心。
备受瞩目的“黄志深书法篆刻作品展”即将于3月29日开幕,届时黄志深的180件书法篆刻佳作将亮相广东揭阳潮风美术馆。在书法篆刻展开幕前夕,记者借此契机走进黄志深书法篆刻工作室“啸云阁”,近距离感受其“以印入画、以印写心,以印抒情、以印言志”的独特艺术境界。
以印入画,以印言志
初见黄志深,他正于工作室中伏案篆刻。从玉石选材到雕刻完成,黄志深前后只用了十余分钟,一枚花山壁画元素印章便已成型。
黄志深的书法篆刻工作室分为书法和篆刻两个空间,乱中有序的每一方印石,印章上的每一笔刻痕都见证了他四十余年的创作历程。在这几十平方米的空间里,黄志深以书法和篆刻为媒介,将内心的情感和意境融入每一幅书画和每一枚印章作品中。
早年间,黄志深循着书画同源的发展脉络,深入研究花山壁画与篆刻艺术的关系,他系统分析对比了壁画图案造型与秦汉古篆相关性和造型规律,进行两者艺术融合的新探索,开辟了花山壁画艺术研究的新境界。迄今为止,他已经创作了200余枚与花山岩画元素相关的印石。
黄志深的篆刻作品出手庄严,注重细节,笔画线条精致,文字构造生动自然,烂漫质朴,气息高古。他追求自然、崇尚生拙,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创新求突破,力求表现出更大的生命力。
在黄志深进行篆刻前,记者注意到他并未在玉石和纸上画稿,提起刻刀便开始创作,可谓“胸有成竹”。
“省去画稿这一环节,可以保留创作的初心。”黄志深认为,先画稿再进行篆刻可能会使创作陷入框架之中,导致篆刻作品缺少随性、自然之感。
“以印入画、以印写心、以印抒情、以印言志”是黄志深多年来坚持的创作理念。他认为,篆刻不仅仅是刻字,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心灵的寄托。通过篆刻,可以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呈现给观众,与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汲取养分,一鼓作气
“我最喜欢的花山壁画篆刻作品是这枚‘一鼓作气’,这是我去年在金秀采风时迸发的创作灵感。”走到作品展示柜,黄志深对自己篆刻的200余枚花山壁画印石印章如数家珍。
在一柜子陈列作品中,他尤其偏爱这枚“一鼓作气”。“这枚作品借助花山壁画的图形,形态生动且富有抽象性,包含了原始图腾信仰、民俗活动等文化内容。”黄志深向记者介绍道,“一鼓作气”四字本身具备激励之寓意,也体现了他的创作和行事风格。

图为黄志深花山壁画印章作品陈列。毛艳姗 摄
除了布局、刀法之外,线条的取法运用赋予了篆刻创作的生命。花山壁画的图形是黄志深近期表达创作情感的重要题材与表达语言,他认为花山壁画可以将现实生活的事物与内心的情感转化为意象,最终体现在图形纹样上,可记述生活、表达情感。
黄志深的艺术探索之路,可谓是一部充满探索与创新的成长史,他的作品风格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在成长的道路上,黄志深对秦汉及古玺印的研究尤为深入。他深知,只有深入传统,才能把握艺术的精髓。因此,他花费大量时间钻研秦汉古玺印的艺术特点,汲取前贤之大智慧,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篆刻作品既保持了传统的厚重与庄严,又融入了花山壁画民族元素,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除了对传统的深入研究,黄志深还注重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他常常走出工作室到自然中去汲取养分,观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年3至4个月的外出采风,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授业解惑,文化传承
“常究印文通篆隶,静观世态悟炎凉。”在黄志深工作室,由广西著名书法篆刻家杨宇云赠与其的一副对联高悬墙面。
黄志深通晓篆书隶书,深入研究印文,致力于书法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他也能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宁静,观察社会百态,感悟人生冷暖。这也正是黄志深作为一位书法篆刻家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态度。
采访当日,恰逢黄志深的学生邓广初利用休息日前来练习篆刻。
“在篆刻时,转角处的处理需要特别注意。”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篆刻练习,黄志深拿起邓广初的半成品进行评价,并手把手教学。“要掌握好刻刀的力度和角度,在转角处实现恰当的停顿和转折,以保证整个作品的和谐统一。”对于篆刻手法与技艺,黄志深会毫无保留传授给学生。
通过与邓广初的交谈,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开始教学以来,黄志深对于前来求学的学生都是免费教学,从不收取一分学费。
黄志深与邓广初之间的师生情,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共鸣,二人亦师亦友。他们常常一起探讨艺术、分享生活,彼此间的默契和信任让这份情谊更加深厚。在人情冷暖的世态中,他们互相给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生情的真谛。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现下,广西已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地带和核心区域,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广西拥有花山壁画、“那”文化(稻作文化)、铜鼓文化、山歌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黄志深将花山壁画元素融入篆刻艺术中,让东盟国家人民能更好地了解骆越文化和中国文明,促进彼此文化交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不失为有益的探索。
如今,年逾60的黄志深一直坚持用象形文字与花山岩画元素相结合去创作印石。“我希望学生的技艺传承和媒体的宣传,能让花山壁画篆刻艺术走出广西、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桂公网安备 45010502000061号